铝电解槽出现病槽怎么办?冷槽处理方法

发布时间: 2020-04-15 00:46:55 作者:中商碳素

在铝电解生产中,由于运行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扰乱了电解槽的热平衡和物料平衡,产生了各种异常,这就导致病槽的出现。常见的病槽有:冷槽、热槽、压槽、铝滚、电解质含炭、漏炉等。遇到这些情况应尽快查找原因,施以的正确处理方法,使电解槽及时恢复正常运行,今天先分享冷槽的相关知识,后续将会陆续推出病槽的相关系列文章。


什么是冷槽

当电解槽热收入与支出不平衡时,即电解槽热收入小于热支出时,电解槽走向冷行程,生产中称为冷槽。


冷槽的表现

1.火苗呈淡蓝紫色,软弱无力。电解质水平明显下降,电解质温度低,颜色发红,粘度大,流动性差,阳极气体排出受阻,电解质沸腾困难。


2.冷槽初期,电解质结壳厚而坚硬,中间下料口有时出现打不开壳,后期,电解质酸性化,结壳变薄而完整。


3.冷槽发展到一定时间后,电解槽便出现炉膛不规整,局部肥大,炉膛收缩炉底沉淀增多,液体电解质分子比降低,电解质水平较低,铝水平持续上涨,极距缩小。

4.阳极效应频频发生,时常出现“闪烁”效应和效应熄灭不良。                                                                                 


5.炉底沉淀增多,致使阳极电流分布不均,导致磁场受影响,铝水波动大,引起电压摆动增多,从而导致阳极电流分布不均,甚至出现阳极脱落的现象。


冷槽产生的原因

1.由于热收入不足引起,主要是系列电压超负荷、系列电流大幅度下降、极距过低等,使电解槽热收入减少;

2.由于热支出的增加引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由于铝水平过高,导致热散失过大;电解质水平过低,添加的氧化铝量多;加工时炉面敞开时间过长,引起电解温度下降;阳极上的保温料严重不足,造成槽内热量大量损失,引起冷槽。



冷槽的处理

1.初期冷行程只要及时发现苗头,适当提高槽电压,增加槽内热量收入,便可恢复正常。

2.提高电解质水平,即从热槽中取出液体电解质灌入槽中,以提高槽温和溶解氧化铝的能力。

3.加强阳极保温,盖好槽盖板,加足保温料,减少电解槽的热量损失。

4.延长加工间隔,尽量减少槽内的热损失,有利于槽内沉淀和结壳的熔化。

5.提高效应系数,利用效应提高槽温,处理槽底沉淀。

6.调整出铝制度,适当吸出些铝水来降低铝水平,提高炉底温度。在“撤铝水”时,要与槽状况紧密配合,认真准确,防止发生滚铝和压槽现象。

7.调整供电制度,保持电流平稳或调整与供电制度不适应的技术条件。


以上是冷槽的处理方法,特别提醒,在处理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遵章作业,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且不能急于求成,要针对不同的电解槽,制定专门的处理方案,严格实施,以保证电解槽的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