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全球工业正加速绿色转型。近日,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沈阳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其自主研发的“铝电解槽瞬态磁流体稳定性自适应增强调控及扰动抑制技术”,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更成功进军海外,标志着我国在电解铝核心节能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华丽跨越。
一、世界性难题的破解:从磁流体不稳定到精准“拿捏”
电解铝生产是能源密集型行业,磁流体不稳定问题长期制约着节能降耗,被誉为世界性难题。沈阳院研发团队自2010年起便潜心攻关,创新性地构建了网络化自均衡模型,突破了传统技术的局限,实现了对电解槽内复杂电磁流场的精准“拿捏”与动态调控。
二、技术亮点:不停产改造,扫清行业升级障碍
更令人瞩目的是,团队配套研发了全电流强防磁高能激光及定向自蔓延在线焊接技术。在高强度磁场环境下,铝厂往往需要停产才能进行技术改造,这不仅影响生产,还增加成本。而这项技术实现了“不停产”升级,彻底解决了行业痛点,为全球现有铝厂的绿色改造扫清了障碍。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28个、国外6个电解铝系列项目中成功落地,应用效果显著。
三、数据说话:节能降碳,提升全球竞争力
应用数据显示,此项技术使电解槽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同时带来显著的节能降碳效益:其吨铝直流电耗降低120千瓦时以上。以一个年产50万吨的电解铝系列为例,年节电量高达6万兆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74万吨。
这些数据不仅彰显了技术的经济性,更凸显了其环境价值。其规模化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电解铝工业的绿色竞争力,并在国际竞标中脱颖而出,为全球电解铝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中国方案”。
来源:科技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