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喀什市工信局通过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重大产业招标公告,斥资150万元启动《电解铝及预焙阳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这标志着地处“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喀什,正式吹响进军千亿级铝工业的冲锋号!
项目核心速览:
招标预算:150万元(最高限价)
交付周期:合同签订后60天
截标时间:2025年4月21日11时
服务内容:涵盖产业布局论证、经济效益分析、环保方案设计等全维度研究
新疆资源禀赋与成本优势:
新疆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低廉的电力成本(自备电厂电价可低至0.2元/kWh),成为全国电解铝生产的核心区域。其电解铝企业多布局于准东、石河子等能源富集区,形成“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单位电解铝生产成本较中东部地区低15%-20%。
新疆电解铝布局特征:
截至2025年,新疆电解铝总产能已突破750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17%。龙头企业包括:天山铝业(120万吨):覆盖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全链条,并延伸至高纯铝、电池铝箔等高附加值领域;农六师铝业(190万吨):全国单体产能最大的电解铝基地,绿电占比超30%;东方希望(80万吨):依托准东煤田实现全产业链降本增效。
喀什项目战略意义:
喀什市电解铝及预焙阳极产业项目落地将
1.完善新疆“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整合煤炭资源、自备电厂和电解铝生产,复制准东、石河子等地的“煤电铝一体化”模式,通过能源自给降低电解铝生产成本;
2.激活南疆矿产资源优势:南疆铝土矿、煤炭储量丰富但开发滞后,项目落地将推动矿产勘探与采选技术升级,形成类似黔西南“煤电网铝+”的循环经济模式;
3.打造面向中亚的铝材出口基地:喀什作为“中巴经济走廊”节点城市,项目投产后可依托霍尔果斯、喀什综保区,向中亚出口高纯铝、电池铝箔等高附加值产品,复制天山铝业在印尼布局氧化铝的出口战略;
4.带动预焙阳极等配套产业发展:参考贵州路兴碳素为黔西南电解铝项目配套50万吨预焙阳极的案例,喀什需同步建设预焙阳极产能,降低原料运输成本并提升供应链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