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合金材料、制品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材料。贵州铝资源丰富,铝产业上下游产业链较为齐全,具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集群集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抢抓“双碳”政策机遇,加快推进全国重要资源精深加工基地建设,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起草了《关于推进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到,到2030年,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产业生态体系构建取得积极进展,形成较为完善的“铝资源开发-金属冶炼/非金属应用-精深加工”铝产业链,产业发展层次和竞争力明显提升,铝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以上,成为国内重要铝精深加工基地,为实现工业倍增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优化调整产业规模结构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
(一)推进铝资源高效利用。严格铝资源开发准入,支持优强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收购等方式,整合省内铝土矿资源,提高资源开采集中度。严厉打击“以探代采”等非法开采行为。拓展中低品位铝土矿利用途径和效益,逐步降低高品位铝土矿外运量。
(二)防止氧化铝产能盲目扩张。审慎评估新(改、扩)建氧化铝项目,要组织开展专项论证,原则上应配套下游电解加工环节和赤泥综合利用装置,并严格落实产业、土地、安全、环保、能效、质量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新(改、扩)建氧化铝项目原则上需有与产能相匹配的国内或进口权益铝土矿产量。
(三)合理控制电解铝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禁违规新增电解铝产能。对确有必要建设的电解铝新(改、扩)建项目,支持各地适量引入域外电解铝产能指标,按程序制定公告产能置换方案,依法依规办理项目各类批建手续。鼓励电解铝企业实施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支持各地依法依规处置电解铝企业遗留问题。电解铝企业须采用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的大型预培电解槽技术,支持电解铝企业有序退出400KA以下电解槽。
(四)有序布局再生铝项目。支持清镇经开区、兴仁经开区、水城经开区、遵义和平(苟江)经开区、炉碧经开区等开发区,充分论证本地区废铝资源富集、供应保障、物流运输条件,有序布局再生铝建设项目。完善废旧铝材回收体系,依托清镇经开区、遵义和平(苟江)经开区等重点园区布局废铝回收、分拣、拆解一体化预处理基地,提升废铝回收组织、分拣能力,提高铝资源回收效率和集约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