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换极操作十步法

发布时间: 2022-02-09 11:02:49 作者:中商云

阳极是电解槽的心脏,电解质是电解槽的血液。阳极能否正常工作是电解槽能否稳定运行的关键,因此在保证阳极质量的同时,还需要有更精细化的换极作业质量。本文根据预焙阳极电解槽工艺特点和阳极更换原则,将换极作业中的质量控制点分为十个步骤进行操作。具体步骤如下:


image.png 


1.根据换极周期表,确认所换极槽号、极号,并画出所换极与相邻阳极上的三条设臵线。目的是防止换错阳极及换极时相邻阳极下滑。


2.复紧相邻极小盒卡具、打磨新阳极导杆。目的是防止小盒卡具松弛和天车开缝时相邻阳极受震动下滑。保持阳极导杆表面光洁,可降低导杆与母线压降。


3.扒料作业,操作工开始从所换阳极中缝往外将浮料扒到料盘里。目的是减少开缝和提极时大量的氧化铝进入槽内电解质,同时不能将浮料推往中缝及下料口,防止封堵下料口。


4.操作工指挥天车开始砸边开缝,天车工要看地面人员手势操作,防止打碎残极、缝子开成“工”形。指挥天车开缝既有利于开好中缝,同时提极时也不会掉大块。


5.按槽控箱上“换极键”联系计算机,指挥天车提出残极,提极过程中钩出松散的大块料,残极提出后首先打捞碳渣。目的是减少提出残极时大块掉入槽内增加捞块的工作量、利用换极打开炉面的机会尽量打捞碳渣,以此降低电解质电阻和防止槽温升高,因此要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充分打捞。


6.用长钢钎清理下料口和炉底结壳,打捞干净掉入槽内的壳面块。目的是减少炉底结壳和沉淀,从操作层面降低炉底压降和槽电压针振摆动。


7.用直角钢钎准确测出该极下铝水平和电解质水平,用大钩检查壳面块打捞的干净程度、炉底的情况、相邻阳极工作状况及伸腿长短等,并形成换极作业记录,同时擦干净母线挂钩间灰尘。目的是为管理人员提供槽内铝量的大小及炉膛情况,以此作为研判电解槽运行趋势的依据,母线擦灰有利于降低母线与导杆之间的压降。


8.利用换极定位小车画出阳极定位线,以校正多功能天车自动定位系统的精确度,准确安装新极,复紧阳极挂钩螺丝。目的是防止阳极设臵出现问题使换极精度变差,针振摆动上升,减少挂钩松动导致的滑极。


9.新极安装后,收边封极使所有阳极上保温料厚度均匀。清理新极旁边六天后将要更换的阳极上的埋爪料,目的是减少低极埋爪导致钢爪发红而造成的脱极。阳极上的保温料厚度统一会促使所有的电流分布均匀并能减少阳极氧化。


10.复紧该新极小盒卡具,对导杆进行标识,测试该新极电流分布,查看换极后针振电压摆。目的是防止新阳极滑极、电流分布不均匀造成槽电压针振摆动。


操作法的效果和优点:

1.操作法的优点:

能保证炉底的干净、炉膛的规整,可提高所有阳极底掌的有效极距,通过均匀极距,可降低电解质的压降。在电解槽阳极质量好的条件下,通过换极操作十步法使槽内所有阳极电流分布越均匀,在槽电压相同时,电解槽最小极距则越大。保持统一均匀的阳极覆盖料,有利于阳极均匀消耗,可增加极距的均匀性。


2.操作法的效果:

执行换极操作十步法的规定后,炉底压降在逐步降低,母线与卡具压降也可以控制到标准范围之内,覆盖料均匀后所有的阳极电流分布也趋于均匀。阳极氧化同时减少,槽内阳极所产生的碳渣量在减小,从操作层面上为电解生产取得良好的经济指标打下了基础。

来源:天下铝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