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产业物流特点及区域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 2020-04-14 01:37:53 作者:中商碳素

目前,我国电解铝产业主要分布在煤炭及水资源集中的山西、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等地区,而铝加工产业受各地区工业基础和下游制造业分布影响,集中在河南、广东、山东等省区。综合来看,铝市场发展向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方面发展,其物流区域也有较为明显的特征。

一氧化铝物流

氧化铝上游主要包括铝土矿供应商,烧碱供应商和煤电供应商,下游为电解铝企业客户。国内运输格局如下图所示,绿色区域为氧化铝生产省份,红色为氧化铝采购省份。总体来看,存在大量的中长距离转运。主要运输方向是由铝土矿资源丰富的氧化铝生产地区向电力成本较低的电解铝生产地区进行运输。


二电解铝物流

电解铝生产后可以铸锭或以铝液的形式对外销售。如电解铝产能周围配套下游铝加工产业集群,可以以较低的物流成本完成运输。在河南、山东等铝加工产业发达地区,采购当地铝加工产成品可减少200-300元/吨的运输成本,反之则需要跨区域转运。目前电解铝产业集中在电力资源优势省市,而下游铝加工产业集中在制造业发达地区,电解铝产业与铝加工产业空间分布差异大。其中河南省是电解铝输入量最大的地区,铝加工产业所需的电解铝中超75%来自其他地区。

2018年电解铝产量与铝加工产量空间分布差值(万吨)


国内电解铝产品运输情况如下图所示,红色部分代表电解铝产品输入省区,绿色部分代表电解铝产品输出省区,运输方向上,主要是由煤炭、电力成本较低的区域向铝加工产业聚集区域运输。


随着铝产业市场竞争压力增大,各地电解铝生产企业逐渐向资源优势区域集中,且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当前主要电解铝生产企业共有120余家,从规模集中度来看,前十家电解铝产量占全国比例超过80%。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山东、河南等地区和省份:

1.西北地区有明显的电力成本及政策优势,其中新疆为电解铝产能最高,综合成本最低的区域。但存在运力不足、产业链不完整及区域竞争加剧等问题,预计未来仍将呈现电解铝孤立发展,大量输出电解铝成品的态势。

2.西南地区的电解铝企业主要集中在云南和贵州,其竞争优势是可以利用成本较低的水利发电。其中云南区域水电发电量占该区域总发电量的85%。但水电不稳定时需要价格较贵的火电弥补其不足,电力优势略弱于西北地区。

3.山东拥有牢固的铝工业基础,电解铝规模优势和产业集中优势明显,上下游产业链完整。但山东本身是我国重工业大省,高污染行业较集中,环保问题严峻。受政策影响,自备电的电力成本优势将逐步削弱。预计今后电解铝产能亦将快速向其他省区转移,电解铝将主要来源于其他地区外购。

4.河南地理位置优越,竞争优势是河南铝土矿、煤炭资源丰富,且电解铝的上下游产业基础发展较好,上游氧化铝产能充足,在满足省内电解铝企业需求外,还可供给山东、新疆等地企业,且下游铝加工产业规模全国第一。但用电成本高昂,环境保护压力较大,2019年6月较鼎盛时期的485万吨产能,产能减少了295万吨,预计未来河南电解铝企业还将更多地把产能转出省外,氧化铝输出和电解铝输入规模预计将进一步增加。

鉴于资源产地、能源优势区域和终端市场在空间分布跨度较大,铝产业链的物流服务需求和物流量将持续上升,未来铝产业链物流发展将往怎样的方向发展?将在后续文章中继续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