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铝企来说,加强班组管理对确保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发生、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班组长来说,其管理水平也决定着车间的生产效率。班组是企业生产最小的组织单位,是企业内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的最基层组织,它既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又是企业管理的一面镜子。那么,车间班组长应修炼好哪些管理技能呢?
有一名员工,在甲班表现平平被“踢”到了乙班,但在乙班工作积极,成了大伙计。南橘北枳?此所谓没有不合格的兵,只有不合格的将领。作为兵头,班组长要会用兵:目标措施要明确。什么任务、有何要求、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班组长一定要让每一成员清楚。
二、善于角色转换
班组长是兵头将尾,亦“官”亦民,身兼两种角色,就要把握好角色的转换。组织生产时,班组长是指挥官,安排周密、指挥有力,具有“官”的气质与形象;参与生产时,班组长是突击兵,令行禁止、争先恐后,具备兵的奋勇与顽强。
但许多班组长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有的摆官架子、工作“打圈网”,不愿与组员同劳动;有的只知道与职工打成一片,带头劳动时把全班成员累得大呼赶不上,却忽略了管理和上级的沟通。有的班组长承上有余而启下不足,有的则反之。这两种,都未能正确把握角色的转变。
班组长角色的特殊性,更要发挥好上级和员工之间的纽带作用。欺上瞒下,谄上欺下,都不是为人做事之道。
三、“软硬”功夫
有人说,慈不带兵。也有人说,班组长要和员工打成一片,称兄道弟交朋友。两种观点都偏颇,正确的做法是——硬得起来,软得下去。
所谓“硬得起来”,即能赏能罚,纪律严明,执行力强。一个班组,治庸、治懒,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赏罚制度。要合理设置安全、质量、生产效率、治安、文明卫生等内容在班组考评中的比例,明确各岗位责任制,制定和落实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真正做到工作有目标,做事有标准,痕迹必跟踪,结果要考核。赏罚要公平、适当、公开。
所谓“软得下去”,一是能爱人,要关爱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生活,帮助解决一些困难,建设好员工“小家”;二是思想工作跟得上,要掌握每一名员工的秉性习惯,善于发现员工的情绪变化;三是要有敢于承认错误的气度,在生产紧急时,班组长有可能说了过头话、做了过分的事儿,但事后一定要主动找员工解释、承认错误。
至于班组长与组员交朋友,可以,在班组内,班组长应学习毛泽东同志不交私友、密友,不厚此薄彼,才能彰显公平,不结私怨,才能放手开展工作。
四、“放权”艺术
人管人,制度管人,文化治企,这是一个进步的过程。然而,许多班组长牢牢地抓住权力,实行高压政策,认为那样员工才会“服”你、听你的。殊不知,现在是制度管人的时代,20年前的诸如“不听话,弄你!”“叫你干啥就干啥,毛病!”“踹你怎么啦,不老实扁你!”等语言和做法,早应该进入历史的垃圾箱了。
现在每个班组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班组制度。班组长无视“游戏规则”,一手遮“天”,班务不公开,权力私有化,招致私仇私敌,或者员工“誓将去汝,适彼乐土”。精明的班组长愿放权、会放权,八大员各司其职,员工齐心协力,班组长反倒落得个潇洒自如,岂不美哉?班组长的管理,重在理,而非重在管,而且是先理后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无水则不能行舟。
五、注重细节
如果有人打破了一块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所有的窗户玻璃。这是著名的“破窗理论”。
班组长是最基层的执行官,面对的是完成具体工作的具体的人,经常遇到员工类似打破一块玻璃的小事儿,如:不躲闪吊车勾道、随地吐痰、乱丢烟头、欺负他人等等。如果班组长不及时制止、纠正这些不良言行,一味地漠视纵容,让员工形成了习惯,再扭转就难了。
所以,班组长应把工作重心放在务实上,从细节做起,注重对细节的控制。工作中,班组长应对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有效的过程控制;生活中,班组长要对每一个人的每一个不良言行进行及时纠正。这样,才能逐步弘扬正气、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班组管理氛围。
当然,这首先需要班组长严于律己,敕始毖终,身正而令行。其次需要班组长重视细节,见小曰明,防微杜渐。
六、注意员工的需求
班组员工的需求大都是物质上追求工资待遇的提高,精神上要求有尊严、被认可、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说,多挣钱是所有班组员工的共同需求。
挣钱,共同的需要,共同的目的,无可厚非。但同时要顾及安全、质量、形象、发展、和谐、稳定等问题,要在员工的生命、家庭的幸福、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去挣钱。我们搞班组建设,搞百分制考核,就是要避免班组长只抓效率挣钱的短期、片面行为,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今后继续挣钱、为员工家庭幸福奠定基础。
职工的需求,疏与堵的学问很大。违反规定的需求,必须严格地堵,譬如班中喝酒、打牌赌博。合理的需求,譬如,请假、临时调换工作等,要疏导酌情解决。
七、善于开会
据了解,基层班组长,特别是一线的班长,善于开会的不是很多。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金钥匙,班组会议是锻炼班组长沟通能力的最好方法。
为什么要开会呢?
班前会:一日之计在于晨。班后会:一日三省吾身。交接班会: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民主交流会:解决矛盾,激发干劲。阶段总结会:温故而知新。因为班组人员易于召集、相互了解,方式多样,内容明确,时间不长,连发言稿都无需准备,重要的是班组会议确实实用。
班组会议,是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鼓舞干劲、稳定队伍、解决问题、教育员工的有效手段,也是班组这一基层组织存在的体现。至于开会的方式,班组长可以灵活多样,质朴简洁、主题明确,切忌拖沓冗长、拐弯抹角、言之无物。
八、善于把握“火候”
越是生产旺季,班组长越需要多关心员工,多做思想工作。好比运动场上万米赛的最后阶段,“加油!”的喊声是最好的激励。员工体力不支时,班组长:“你休息一下,我来!”也是一种激励。一句“今天干得不错,大家辛苦了,回家好好休息!”,顿会让员工缓解满身的疲惫。
当然,该抖擞精神的时候必须瞪起眼珠子,该坚持挺住的时候必须咬紧铁牙关。只是眼珠子何时瞪、牙如何咬,需要班组长把握“火候”。朱元璋开国前恪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是在把握最后大决战的“火候”。
九、恰当的性格喜好
班组长作为“兵司令”、班组“一把手”,与员工朝夕相处,言谈举止、个人喜好很容易被别人模仿。观察基层班组,班长“咋咋呼呼”,成员定会吹胡子瞪眼;班长“温文尔雅”,成员多能举止得体;班长爱喝酒,兄弟多海量;班长好打牌,伙计多高手;班长爱看书,全班文化味。这也许是“相似相融”、“情趣相投”或“物以类聚”,但不乏“学习”、“模仿”之意味。
表现在工作中,班组长“拴啥安全带?安全员不在,弄就行了!”组员必然违章多;班组长工作认真,伙计们多谨慎细致;班组长粗粗拉拉,成员必糊弄敷衍;班组长爱干净,全班整洁有序;班组长以身作则威信高,全班成员团结紧密效益好。
强将手下无弱兵,兵是带出来的,是向班组长这个“标杆”学出来的。但这“标杆”上无形中飘的是战旗,还是酒旗呢?这,有人也叫做“班组长文化”。
十、感召力
三国蜀主刘玄德,三顾茅庐得帅才、哭摔阿斗收人心;明太祖朱重八,网罗名士打造“铁军”推翻蒙元,发展生产惩贪开创“洪武之治”……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成功的管人的人,不论是大官、小官、芝麻官,必定具备一定的感召力——人格魅力和能力,班组长也不例外。
班组长要想独当一面,带领班组成员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条件:思想政治素质好、责任意识强,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生产,懂业务,技术精;了解现代管理知识,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身作则,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关心爱护和团结员工,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班组长的威信,是让员工信服、佩服的直接因素。提高威信,需要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做出让员工心服口服的事儿来,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如果班组长做不到各项工作样样精通,办事公道也能树立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