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和内蒙古电解铝产能转移优势对比

发布时间: 2019-06-23 09:33:10 作者:中商碳素

 

自2017年电解铝供给侧改革始,各省、市、自治区所属电解铝产能不断有淘汰、退出、置换、新增等情况出现,2018年开始工信部继续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政策,而2019年起未完成产能置换的落后产能,将不再视为合规产能。

年一季度置换新增的产能主要来自于内蒙古、云南和广西三省区,而淘汰退出的产能则集中在河南、山西、山东等省区。对于云南和内蒙古,各自的优势又有哪些呢?本文将从电力成本、氧化铝成本、运距运费、政策及技术支持方面等分析。

内蒙古:

内蒙古是电解铝产能的主要转移地,据统计2018年有400万电解铝产能指标实现跨省转移,其中有149.7万吨落地内蒙古。内蒙古电解产能转移的优势主要在电力成本、原料运输和政府政策等方面。

电力成本电解铝产能主要集中于距离上下游相对较近的蒙东地区,自备电比例约89%。电解铝选择内蒙古作为转移地主要考虑的是较低的电价,距离经济腹地不远,环保压力不大。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统一规范蒙西地区电解铝企业电价扶持政策的通知,决定统一规范蒙西地区电解铝企业用电价格扶持政策,对蒙西地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所有电解铝企业的基本电价折算为电度电价,即每千瓦时3.39分执行,

原料及运输:可以享受运煤铁路通道的便利,包头地区和霍林河地区氧化铝采购运费分别约100元/吨和300元/吨。

下游销售:区域内铝材产能近300万吨,同时正在新建下游产业群,产业集群效应强于新疆,可节约销售运费200——400元/吨。

政府政策:鼓励建立以霍林河地区和包头为中心的铝产业集群,并建设自备电网。

云南:

电力保障:既有发电能力对水电铝材一体化用电完全有保障。当前,云南省大工业用电量只占到全省发电量的26%左右,仅为外送电量的一半,完全有能力支撑600万吨电解铝产能规模布局。随着后续大型电源建设,云南省到2025年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亿千瓦以上,可保障进一步做大水电铝材一体化规模。

铝土资源丰富:云南铝土资源丰富。仅文山和大理两个地区预计可供开发的铝土矿远景储量就将达4亿吨以上。周边省份和国家资源也十分丰富,像贵州、广西、越南、老挝等。

技术支撑体系完善:云南铝工业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学研”体系,拥有昆明理工大学、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昆明冶金研究院等一批国内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科研院所;先后组建了“高效节能铝电解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铝镁电解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等技术创新平台;当前云南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电解铝烟气二氧化硫平均排放浓度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建立起了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层次较高的技术人才队伍。

区位优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区位优势突出,有利于统筹利用国际(向南向西)国内(向北向东)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十三五”以来,全省交通运输快速发展,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在云南发展水电铝材一体化产业,向内可紧密联系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经济圈等国内市场,对外可直接辐射南亚东南亚市场。

2016年,全球人均铝消费为10.4Kg,东南亚地区人口总数近6.4亿,但人均铝消费只有6Kg,南亚地区人口总数17.7亿,人均铝消费仅2Kg。南亚东南亚地区要达到目前的全球铝消费平均水平,市场缺口巨大,对于云南来说算是潜藏的市场。

综上所述,内蒙古和云南两省当前都在大力发展电力,力求降低电解铝电力成本,内蒙古主要是煤电和风电,云南主要是水电;原料和运输方面,云南比内蒙古优势稍佳,但内蒙古目前环保压力较小;云南最大的优势是技术支撑体系比内蒙古完善,对于新转移的电解铝产能,技术及创新这块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