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中国未加工铝进口量再次上升,延续了正常贸易模式罕见的反转。
中国原铝和未加工合金进口总量为39.3万吨,略低于2009年4月创下的39.4万吨的纪录。作为全球最大的铝生产国,中国连续二个月成为各种铝的净进口国。
如此高的进口的唯一参照点是全球金融危机,如果历史重演,那将意味着全球铝市场进一步两极分化——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未来的贸易形势将更加紧张。
一、进口激增继续
8月份中国原铝进口量进一步加快,从7月份的18.5万吨增加到24.8万吨。2009年4月原铝进口月份最高纪录为36.2万吨,今年的累计进口量达到59.5万吨,而2009年为145万吨,这是历史上唯一的比较点。
然而,过去和现在危机之间的一个关键区别是,未加工铝合金的进口同时激增,今年累计净进口总量为65.3万吨。2009年,中国仍是这种铝的净出口国,达到2.1万吨。
虽然这两种铝的流动力首先是由伦敦和上海市场之间的进口正套利窗口决定的,但合金贸易的逐步变化可能更具结构性。
铝合金主要是由铝废料生产的,进口量一直在上升,而中国的废料进口量却在下降。
来自美国和欧洲的铝废料已经被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重新熔化成合金。马来西亚已成为这一离岸贸易的主要受益者,在6-8月期间占中国合金进口总量的28%。
中国的废铝进口今年已经下滑了51%,即使中国兑现了承诺,将更高等级的材料排除在当前的进口禁令之外,中国的废铝进口是否会完全恢复,这一点还没有定论。
随着套利窗口的关闭,原铝的进口可能下降,但合金的进口可能会保持在历史标准之上。
二、高度依赖性
按照目前的趋势,中国对铝供应链原铝部分的控制今年只会增长。2009年,中国在全球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29%跃升至39%。在此期间的十年里,中国的出口稳步增长,其形式是薄板和箔材等半成品,并增加了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出口。
上周,欧盟对来自中国的铝型材征收的临时反倾销税最高达到了48%;美国铝协会对来自五个国家的铝箔进口提出了反倾销申请,这是中国出口铝箔产品继续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最新迹象。
目前,由于出口负套利和全球需求低迷,中国半成品出口增速缓慢,1-8月同比下降16%。但一旦套利窗口关闭,进口下降,预计焦点将回到中国对其他市场的出口渗透,到那时,中国在全球铝市场的主导地位只会进一步增长。